2016年02月25日
城市现代化在现代化建设大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如何理解和发挥城市现代化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火车头”作用?日前,记者带着这个问题,走访了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杨开忠。
记者:如何看待城市现代化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大格局中的重要意义?
杨开忠: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这是中央首次明确把城市现代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历史过程,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城市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与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的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一国要成功实现现代化,必须注重城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城镇化率已达56.1%。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规律,我国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在未来较长一个时期,我国现代化将继续表现为以城市为中心的集散与进化。但如果延续传统城镇化模式,就可能使国家发展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进而耽误社会主义现代化总体进程。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可以充分发挥城市作为现代化建设“火车头”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从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的转变,切实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助推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记者:推进我国城市现代化应着重解决哪些突出问题?
杨开忠:我国现阶段推进城市现代化,应着重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忽视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城市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必须以人为核心。国际经验表明,人的现代化一旦被忽视,就可能带来危害与祸患。然而,以往的城市现代化实践中存在唯经济建设、唯城市建设的倾向,见物不见人,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严重滞后于物的发展、物的现代化。因此,下一步的城市现代化应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推进“城市人”的现代化。
忽视城市工作的全局性。过去,我国城市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视单个城市、轻视城乡体系的倾向。在城镇化初期,由于城市少、空间一体化程度低,这种倾向的负面效应表现得并不突出。然而,随着城镇化和空间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这种“不谋全局谋一域”的倾向导致我国城乡之间、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失衡,出现了“空城”等突出问题。推进城市现代化,应统筹空间、规模、功能三大要素,善用整个城乡体系,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
忽视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城市工作包括规划、建设和管理三个环节。以往我国城市工作存在重建设、轻规划特别是轻管理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规划不健全,常常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缺乏权威性、实效性;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投入少、体制机制不健全。新形势下,应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增强城市工作的系统性。
忽视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过去我国城镇化主要依靠要素和投资驱动,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常住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土地城镇化、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常住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的问题,城市低密度扩张、发展方式粗放。随着初级生产要素、环境资源日益稀缺和社会公平要求迅速上升以及投资回报率趋于下降,传统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因此,应统筹城市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三大动力,加快城市发展向创新驱动转变,增强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记者:现阶段应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杨开忠:近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从总体要求、全面提升城市功能等十个方面,对当前推进城市现代化作出了系统安排。在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科学规划和建设城市。完善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发展政策,发展教育、医疗卫生、旅游、文化等服务业。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坚持集约发展,创新城市规划,增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大力建设海绵城市、绿色城市、紧凑城市,提高环境质量。建设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打造智慧城市,畅通城市要素流动渠道。优化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调减工业用地,增加生活、生态用地,逐步形成合理的土地用途结构。
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强城市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把握城市人口、经济、土地和住房、交通、环境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建立健全城市治理专业教育制度,加强城市治理人才培养,形成一支懂城市、会治理的人才队伍。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探索实行中国特色职业城市经理人制度,形成充满活力的职业城市经理人市场。
全面依法治市。法治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城市工作的基本方式,是维护和保障市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保障。应在深入推进城市管理和执法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健全依法决策的体制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确定为城市重大决策的法定程序,依法规划、建设、管理城市。
推进市民素质现代化。在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的同时,针对市民素质现代化滞后问题,大力培育现代公民意识,确立现代市民行为规范,推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现代化,全面提升市民素质现代化水平。